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草原农业网 >> 卷毛杜鹃

晋城80年代的万元户,如今在做什么?红花蕉

发布时间:2023-02-02 13:52:43

晋城80年代的万元户,如今在做什么?

导读

80年代初期翅茎草属,一部分人抓住改革开放的东风,敢想敢干,迅速积累了财富,造就了一批万元户。高平市河西镇的张安根,就是当时第一批富起来的万元户,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张安根这40年来的变化。

一起走进张安根的40年

穿越改革开放40年

40年前张安根刚刚结婚,在人民公社集体生产队时,他负责加工淀粉和粉条。那时候生产队一年给每个人分365斤粗粮,30斤小麦,不仅年富力强的青年人吃不饱,全村的老人和小孩也得挨饿。

改革开放后,张安根当过维修工、干过裁缝。1982年起,他一边帮助村民加工粉条,一边研究如何制造粉条机。1984年,他发明的粉条机研制成功后,仅1个小时就能加工120斤的淀粉。借力机器给村民加工粉条,他一天能挣30多块钱,而当时平均工资日才锦绣杜鹃6毛钱左右,一年时间他就成为了当地有名的万元户。

张安根

从1982年到1985年,粉条机试验成功了,实验成功以后,下粉条挣钱,成立了小厂,有十几个人,一边下粉条,一边生产粉条机,那时候一年收入一万多块钱,那时我成了河西镇的万元户。

头上顶着“万元户”光环的张安根,在村里又办大毛蓼起了一个小型的粉条机械加工厂,一家子能有两万元的纯收入。随后,张安根又陆续发明了卫星天线控制器,谷子脱粒机、玉米脱粒机,向国家陆续申请了十多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张安根

改革开放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的思想大门打开了,甘肃糙苏解放了我们的大脑和手脚。从我家庭来说,河西第一辆摩托车和第一台电脑就是我先购买的,从吃不饱饭到干个体户再到开办公司,是党的开放政策改变的好,我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进入新时代

进入新时代,张安根又注册资金100多万元,成立了高平市宏大机械制造公司,做起了专业制造农业机械的营生。同时他还研制发明了我国第一台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登上了央视《我爱发明》的舞台。现在他的儿子张振华也加入到了企业中来,父子俩经营的厂子也从最初的年产十几台脱粒机发展到了年产一百多台,每年的产值达到了100多万元,他们的农机产品还通过网络远销内蒙、新疆、山东等地。

张振华

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要抢机遇,乘势而上,把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把农机产品迈向全国。

来源:红果TV

编辑:毕权敏

离婚打官司的律师
离婚诉讼财产专业律师
离婚纠纷
离婚官司律师费
友情链接